经过多年的市场引导与消费培育,如今,酱酒品类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茅台的高速增长和产区优势,使得酱香型白酒的品类价值被彻底激活,高端优质的酱酒品牌已成为市场上尤为稀缺的宝贵资源。同时,品牌背后的品质优势和营销创新,更是决定着酒企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致胜未来”。
贵州国坛老窖和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国坛酒业),恰恰位于茅台镇,世界烈酒第一产区的3.5平方公里最核心腹地,掌握稀缺“国”字号白酒大品牌,秉承独特的创新理念和战略布局,完美地实现了品质赋能和品类升级。至此,贵州国坛酒业以酒庄酒为核心引擎,实力领跑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品类新发展,共享新一轮酱香热与名庄酱酒双红利风口,为人生加冕!!!
“酒庄酒,
中国白酒品质价值的核心表达”
当下,酱酒热潮正在持续升级。有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中国新增白酒市场的30%-50%将由酱酒贡献,对于酱酒企业而言,具有雄厚实力和品质沉淀的酱酒品牌,势必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正如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宋书玉所言,白酒酒庄是中国白酒品质和价值的最好表达方式之一。酒庄酒,之所以能够代表中国白酒品质的新高度,关键在酒庄酒独特的产区优势、酿造工艺和个性鲜明的酒庄酒文化内涵。
毫无疑问,大手笔布局的贵州国坛酒业,凭借对酒庄酒的趋势把握与结构化品质升级,迅速成长为中国白酒庄园时代头部势力,并已然走在了行业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以国坛为代表的名庄酱酒,更实力诠释了中国白酒品质的核心价值。
事实上,贵州国坛酒业所在的茅台镇,无论气候、水源,还是微生物环境,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也正是因为面对如此独特的产区优势和酱酒资源,贵州国坛酒业才敢于在中国酒业的深度调整期大手笔入局,2012年始义无反顾地在茅台镇花巨资并购历史逾50年优质酱酒基酒厂,整合9大生产车间,400口窖池,万吨级的贮酒存量估值约达52亿。
时间是酿造好酒的核心要素,也是最难以复制的稀缺资源。从2012年开启万亩级名庄酱酒生态产业基地建设至今,六年多时间,贵州国坛酒业在董事长玄珂居士的带领下,不仅持续强化酒庄酒的品质内功,更凭借贯通东方酒道文化与西式庄园生态的中体西用特质、低调务实的匠心风格和古法升级的创新实力,深化“国坛陈香”对酱酒亚品类的持续价值表达,连接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实力赋能“酒庄酒”
国坛诠释酱酒品质生态密码
实际上,不是所有号称“白酒酒庄”的酒企都能生产酒庄酒,在这背后是近乎苛刻的品质标准和酿造工艺。
在消费升级和新中产阶级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贵州国坛酒业所独有的个性化酒庄酒基础扎实,不仅一期核心选取茅台镇3080亩土地进行生态酒庄建设,而且还对古法酿造工艺进行传承创新、实力升级,真正实现对酒庄酒的品质赋能,核心诠释高端优质酱酒的品质密码。
众所周知,酱酒酿造工艺繁复、生产成本和价位远远高出其它香型的白酒。国坛不仅严格秉承“12987”传统酱酒生产工艺、还原古典手工酿造,确保以匠心打造稀缺价值和独特口感;而且对传统古法工艺进行生态升级,创新性地以“三陈国坛工艺”提升极致酱香——
首先是“六年储酒陈”,酿造1年,基酒储存3年,分批存放2年(而一般酱酒是存放1年),多存放一年,意味着酒质更加醇厚;
其次是“古董酒陈味”,30余种40年以上酱香调味老酒,10余种古董级调味酒,交融出神奇的反应,酒体层次丰富;
再者是“陈年酒养窖”,每年填料发酵前,黄水(酿酒发酵副产物)中加1%陈年老酱酒养护窖池,出品自带陈香。
由此,打造的国坛名庄酱酒系列产品,成为高端酱酒的品质标杆。从国坛老酒的6年酱香基酒、数十种老酒调味;到国坛贡酒的8年酱香小坛基酒、数十种高达30年陈年老酒调味;再到更高端的国坛古酒、国坛典藏酒以及国坛金典酒,更多的酱香老基酒、陈年调味酒,让产品的酒体口感和品质体验更舒适。
更重要的是,以陈香稀有的产品竞争力为抓手,品质赋能的核心在于酒庄酒精神价值。如今,贵州国坛酒业坚守“中国名庄酱酒典范”的战略定位,致力于将名庄级的国际标准体系和酒道精神的文化内涵实现完美融合,实力构筑起酒庄酒为核心的酱酒品类价值新高地和国际化的生活方式范本。